年轻的时候总是有梦,也有要做诗的冲动。我讲的那个故事发生在那个“大有作为”的地方:那天是我的生日,我一个人坐在窗前,上弦一弯明月正在头顶上。看着自己手植的香椿树已然亭亭玉立,忠实地守在面前。没有好一点的饭菜,没有葡萄酒,也没有蛋糕。插友和家人都在远离了我的地方。晚上我没有睡意,就有了要写一首小诗的感觉,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一首诗:
廿八周年溪河书怀:
椿树婵娟庆诞兮, 韶华易逝迅雷急。
三十碌碌生平志, 半夜茅屋暗自欷。
窗下独吟思鲁迅, 油灯伴诵《二心集》。
伯牙失友摔琴去, 溪泮谁为仲子期?
后来一个朋友,一个当地的中医师,正好来到我房间门口。我请他进来坐坐。我的这首“诗”被他无意看到,他思忖片刻,居然立马在我的桌上拿了一张纸,一挥而就地和了一首诗。如下 :
万花吐艳竞争春,壮志依稀梦里人。
荏苒光阴而立岁,风推萍叶亦无根。
茅屋寂寞凝孤壁,窗外一竹伴相存。
不晓冶长何处去,空啼黄雀谁知音?
( 注:该医生名瘦竹)
后来虽然很晚了我们还是找了一瓶淡酒,一碟花生米,边吃边谈,只到上弦的月亮落了才分手。那天晚上,我和孤独告了一回别。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,我很怀念那个瘦竹医生。我后来找过他很长时间,也没找到他。瘦竹君,您还好吗?我好想念你,我们还有机会再聚首吗?希望你平安健康,好运常在。
评论